- · 《青年与社会》刊物宗旨[06/29]
- · 《青年与社会》征稿要求[06/29]
- · 《青年与社会》投稿方式[06/29]
- · 《青年与社会》栏目设置[06/29]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美育改革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中国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不断涌现,时代赋予青年新的使命,也增加了青年新的压力。面临日新月异的变化,美育给青年提升道德境界、丰富自身修养、缓解内心压力以良
近年来,中国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不断涌现,时代赋予青年新的使命,也增加了青年新的压力。面临日新月异的变化,美育给青年提升道德境界、丰富自身修养、缓解内心压力以良好的途径。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习近平同志不仅强调大学要重视美育,同时也将以美育人与以文化育人结合起来。可见,提升美育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即是美育的素材,也是美育的目标,贯穿了美育的全过程,同时,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是美育效果的体现。美育过程中对青年进行思想和意识上的教育,为青年的成长指明方向,对青年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影响深刻,使青年在追寻审美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找寻生命的真谛,提升青年认知事物的能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入青年美育,将创新有中国特色的美育体系。 一、文化底蕴不足导致部分青年缺乏审美 目前,有些青年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较好,对文化的传承和领悟较为欠缺,缺乏欣赏美、创造美的体验。究其根源,是中国历史文化层面的深层原因。 首先,工业时代的“效率优先”,导致部分青年人情冷漠。为了打破经济发展的瓶颈,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原来在计划经济时代,生产、分配和收入相对平均,在社会地位上人较为平等。经过市场经济考验,社会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市场经济崇尚“效率优先”,拥有深刻的“精英情节”,效率低下、能力不强的人将收入微薄,如果持续缺乏竞争力,最终将被社会“淘汰”。这让部分青年都想成为群体中的佼佼者,忙于个人的提升而缺乏对他人的关心,然而竞争未必能让所有人如愿,有些期待过高而未达到既定目标的人,内心就会失落。 其次,中国文化崇尚人的性格内敛,在发生错误时习惯归因于自身,这容易造成内心的失衡。中国历史传统厚重,风俗习惯纷杂,让人不易把握。而且,一些人发生问题、出现不满时,不善于自我表达;压力过大、心态不稳时,不愿意与人倾诉;对美的体验缺乏交流,缺少艺术性思维及创造。 第三,当今是自媒体时代,西方思潮的渗透、市场经济的挑战、部分网络大V的偏激言论等,让意识形态领域夹杂了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宗教渗透等思潮,在青年中,一些诸如丧文化、“佛系”文化、拜金文化等非主流文化,腐蚀了部分青年。功利主义的指向,让青年偏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低俗的审美、拜金的欲望,让少部分青年心浮气躁。针对这种现象,斗争刻不容缓。在当代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利观,以中华传统文化正能量提升青年审美能力,正本清源,迫在眉睫,是时代发展所需。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脉络的梳理为青年美育提供素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理念、方法,值得美育研究借鉴。文化一词自古有之,中国的“文化”一词出于《易经》。“文”通“纹”,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化”字单独使用,最早出现于《庄子·逍遥游》,描绘鲲、鹏之间的变化。古代文化有两个层面,即天文和人文,天文是天的“纹理”,即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人文是人的“纹理”,指人际交往的轨迹;天文与人文呈现不同的规律,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中国古代重视“以文教化”,即用诗书礼乐启迪人、教育人。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就是每一个中国人坚信中国是优秀的、中国文化是优秀的、中国人是优秀的,传承中华文化的中国人,一定会把国家建设的更加富强、繁荣、昌盛。 1.中国古代有世界领先的物质文化 中国在公元后1500多年历史中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近3~昙渌ヂ洹1彼稳首谑逼冢泄鶪DP达200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50%,创造历史最高纪录。19世纪的英国在最强盛时GDP未超过全球的40%。美国在巅峰时期GDP仅占全球30%。马克思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古代的强盛经济为产生优秀的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中国古代有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 在音乐艺术方面,五声调式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调式,五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徽、商、羽、角,没有西洋音乐中不稳定的(4,7)两个音,这五个音组成了这首和谐之音。五声调式听起来很和谐高贵亲纯空旷,如高山流水,沧海一声笑等这样的曲子被称为五声调式的曲子。中国古代的五声,与五脏、五官、五色、五行相对应,让人通过音乐、色彩与大千世界紧密联系,构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在绘画艺术方面,中国古人轻写实,重写意。绘画艺术传承到齐白石,他画的虾,重拟人,删去繁杂多余的脚,仅留5、6对,这让艺术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每只虾神态各异,互相之间各不相同又有交流,让西方画者为之惊叹,体现了“和而不同”的哲学观。齐白石对中国画的创新性转型,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强大的生命力。 3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qikandaodu/2020/0629/335.html
上一篇:“后真相”时代如何重构青年网络素养
下一篇:电子竞技飞速发展影响下的青年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