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适应现代城市青年生活方式的起居室设计研究

来源:青年与社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生活方式这一研究由恩格斯和马克思最先提出,纵观我国整个领域的生活方式研究范围包括生活方式的广狭义之分和生活方式的研究内容:①生活活动条件;②生活活动主体;③生活主动

生活方式这一研究由恩格斯和马克思最先提出,纵观我国整个领域的生活方式研究范围包括生活方式的广狭义之分和生活方式的研究内容:①生活活动条件;②生活活动主体;③生活主动形式,早期在设计领域也有学者提出居住空间功能应适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伴随科技的进步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构建生活方式设计学科[1-5]。国内辛向阳教授的团队更是提出“由语境转变到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模型研究[6];笔者在上述的研究基础上以起居室室内格局的变化为出发点,探讨近年来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室内格局大的影响。

1 生活方式的变迁所引起的起居室格局变化

室内空间, 与建筑形态紧密联系,而建筑形态又与当时的居住空间结构息息相关[7]。室内居住空间结构受生活方式的影响,集中反映居住主体的生活内容和对居住空间的使用方式,居住空间也是能直接揭示居住主体生活方式的变化。在我国传统的住宅中是没有起居室这一概念,但是确有着和现代起居室一样的空间形式----“厅堂”。在中国传统的生活中,厅堂主要是进行一些礼仪、供奉等精神活动,也兼具会客接待的功能。另外一方面厅堂也是氏族礼仪尊卑等级制度的体现,所以在它的空间结构布局上呈现出一种对称布局,厅堂的陈设也大多是主人地位的体现,诸如:居中的匾、书画、对联等,厅堂在这一时期处在家庭最核心的位置(图1-图2)。

1.1 以就寝为中心的起居室

建国后我国引进苏联的住宅建设标准,即单元式的住宅套型。这一时期,由于受制于当时生活水平条件,再加上不注重当时人的生活方式,不得已几人合住一套房,套型被隔离成一间间的小房间,致使人均建筑面积很小;这一时期,床成为空间中的主要家具,人们的所有生活全围绕一张床进行,包括起居、就寝、就餐、接待等活动内容。

1.2 由暗转明的小方厅

20世纪70年代卫生学在我国快速发展,由于人们长期处在一个“混合”所有生活方式的空间里面进行起居活动,再加上这一时期国家对于人均居住面积的放宽,厅从卧室里面被分离出来,即---“小方厅”,初期的小方厅常被设置户型入户中心处,由于没有考虑直接采光问题,初期常被设置成餐厅或者收纳屋,20世纪70年代末住宅空间得到进一步优化,采光和面积得到改善,小方厅由暗转明。

1.3 以电视娱乐为中心的起居室

城市生活方式的进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诞生了电视机,从此有了以围绕电视机为中心的起居室设计模式,并且这种设计模式至今还存在。这一时期人们不再局限于起居、就餐、接待、工作等生活方式,起居活动也以集体团聚的形式围绕电视机展开。20世纪80年代后期各种家用电器和陈设的增加,为了满足家电和陈设的需求,起居室空间功能布局也由单一转向多元化。

1.4 由集体娱乐分散为强调个人生活方式空间的起居室

当代城市青年家庭对于集体精神活动的建设远远低于个人的物质要求,起居室也在这种大势中逐渐失去了其“核心精神”场所。近年来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的出现,从原来的一群家人聚坐在电视前的家庭娱乐活动逐渐分散为手机、平板的个人娱乐活动。

1.5 起居室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从上述可知起居室是家庭交流、娱乐休闲、团聚的场所,它的演变经历了就寝与起居兼具、独立小方厅、公私分离独自设置起居室等几个过程(图3-图5),从它的演变过程来看正是人的集体精神寄托方式转向个人娱乐的结果[8-9]。因此可根据上述所提及的生活方式构成要素内容来推导起居室生活方式的模型(图6):①居住主体的物质条件决定了他的居住空间的类型和居住面积;②居住空间的类型反作用于居住主体,这种反作用主要体现在空间内的功能布局来改变人的行为;③居住主体的物质条件决定了他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④居住主体根据其生活方式形成了对居住环境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居住空间的舒适性、安全性、领域性、空间组合层次;⑤居住空间的设计模式反作用于居住主体的生活方式。

2 起居室空间分析

2.1 起居室空间序列分析

图1 传统的厅堂

图2 传统的厅堂

图3 以就寝为中心的起居室

图4 由暗转明的小方厅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qikandaodu/2021/0126/1186.html



上一篇:面向青年独居群体的家庭智能机器人仿生产品设
下一篇:青年长租公寓极小空间设计研究

青年与社会投稿 | 青年与社会编辑部| 青年与社会版面费 | 青年与社会论文发表 | 青年与社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青年与社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