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年与社会》栏目设置[06/29]
- · 《青年与社会》投稿方式[06/29]
- · 《青年与社会》征稿要求[06/29]
- · 《青年与社会》刊物宗旨[06/29]
红粉成长视野下的关怀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红粉》[1]是苏童新历史小说代表作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作品中悲剧的解析大多是从男女性别情感错位的角度、时代不可抗拒的因素眼光中出发。但是对于主人公自身条件的缺陷
《红粉》[1]是苏童新历史小说代表作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作品中悲剧的解析大多是从男女性别情感错位的角度、时代不可抗拒的因素眼光中出发。但是对于主人公自身条件的缺陷或者人物和时代相交织的悲剧加以忽视,尤其并未将眼光聚焦在意味着变化的成长角度去看主人公和外界社会中存在的自身缺陷与不足。本文从主人公自身与时代的交织出来的成长角度出发,探究悲剧中的悲剧性人物因素和悲剧结果里的意义。
一、小萼:失败的儿童型成长
小萼在文本中呈现出来的一直是一个儿童的样貌,她对生活的毫无未来期望也缺乏行动力,只是像个孩子一样一直依附着其他人物。前期依附着秋仪,“小萼就势抓住秋仪的手不放,她说,我怕,要不我俩一起进去。”[2]像检查身体这样的事情,小萼表现得相当胆小。小萼和秋仪的交往是不平等的,一个是付出另一个只是索取。在小萼的改造时期,不得不一个人面对生活时,她并没有展现出丝毫的进取之心,依旧是像个孩子一样的脾气,悲观的宿命论与“死”的口头禅围绕着她的生活。其实她只是想借此继续被保护被呵护,所以劳改结束时,找到一份轻松的工作是她的所有追求。这追求不是经历过天翻地覆的生活而后找寻一个平淡的人生归依,只是因为她幼稚的懒惰与幼稚的生活行动力。后面,老浦则变成了她生活的粮票,自然是要紧紧握着,这一个选择则是将秋仪的情谊彻底抛弃,其实与其说是抛弃,不如说她根本没意识到秋仪对她的情感分量,秋仪实实在在把小萼当朋友,而小萼的心里,秋仪不比一顿“西餐”,一笼“水晶包”,一场“舞会”。其次对老浦,她也不过是将老浦作为交易的对象,毕竟老浦可以满足她的虚荣,可以帮她报仇,婚姻与性是她的筹码,甚至是她一生唯一的筹码。与秋仪相反,小萼处事始终奉行利己原则。与亲情、友情相比,小萼认为“男人”更重要,她需要的仅仅是性别的依附而非爱情[3]。
但是当老浦因为贪污死去的时候,作者把我们的视角从小萼自身的幼稚转而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对于小萼来说,到现在为止的情感高潮就在于老浦的死亡,那个时候她需要独立地为生活进行努力,可是失败了。我们不禁要问,小萼不是在改变了吗,怎么又抛下了小孩转身和一个没名没姓的男人走了还不知所踪,所以,另一方面,文章揭露出“女人的出路只有男人”,这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悲剧因素之一。
但是,我们不否认苏童笔下的这些女性的悲剧命运有一部分或是由于封建社会的伦理钳制造成的,或是由于男权社会思想的束缚造成的,或是由于传统社会的文化定势造成的,然而还有一个更隐秘的问题或许更值得我们去重视,那就是这些悲剧女性的自身缺陷问题[4]。
小萼的成长失败了,她自始至终是个小孩模样向着世界在撒娇,唯一的一刻,世界剥下了它虚伪的外衣,露出所谓的残酷,小萼开始惊醒,开始想着成长,可惜,时代自身的成长也是失败的,它没有给小萼创造一个新的机会去完成独立,依旧需要小萼沿着千百年来的女性道路——嫁人,去保证生活。甚至,在小萼的视线里,翠云坊的烧毁我们也看不出一些关于旧事物消失的欣喜,反而是被透露着一些没有来处的迷茫和关于不知去向的未来忧伤和不甘。
二、老浦:失败的寄生型成长
老浦是故事中唯一被赋予话语权的男性,但是,他不过是一个没有爱的意识的物质世界的寄生虫,是金钱和世俗的绝对追随者。
爱情在老浦的生活经验里是不存在的,当秋仪把老浦当作是唯一的生活稻草时,老浦不过是施舍给她一个“保姆”的名号;当秋仪需要老浦的坚决去坚定自己的身份和选择的时候,对老浦来说,秋仪住在哪里并不是问题,母亲对秋仪的身份歧视是理所应当;当秋仪还在红尘和佛门之间徘徊着的时候,老浦象征性的寻找丝毫没有牵挂之心,“老浦想世界上有许多丰满的如花似玉的女人,他又何苦天天想着秋仪呢,秋仪不过是翠云坊的一个妓女罢了”。[5]秋仪在他生命里不过是一个妓女,轻而易举就能被取代。
小萼的出现更是满足了老浦对生活的无能的控制欲。“小萼站在阳光里对老浦嫣然一笑,老浦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她比原先漂亮多了,他的心为之怦然一动。”[6]老浦的心动多么廉价和简单;借钱不是为了解决生活的难题而是为了守住面子去挥霍去满足低级趣味的奢华;和小萼的婚姻不过是一场游戏,“婚礼极其讲究奢华,与其说是习惯使然,不如说是刻意安排,老浦深知这是他最后一次欢乐了”。[7]一场没有祝福只剩证明往日岁月的炫耀,这样荒诞的婚姻必然是悲剧性收场。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qikandaodu/2021/0418/1695.html
上一篇:诗经国风中的水
下一篇:如何实现青年员工成长助推企业改革发展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