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年与社会》栏目设置[06/29]
- · 《青年与社会》投稿方式[06/29]
- · 《青年与社会》征稿要求[06/29]
- · 《青年与社会》刊物宗旨[06/29]
社会风效下的职场转变浅析隐婚男女男女人物形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隐婚男女》是李伯男“爱情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他将目光聚焦在外表光鲜亮丽的都市白领一族上。他们每天出入商业贸易圈,下班还会参加各种派对,是属于这个社会中最舍得折腾
《隐婚男女》是李伯男“爱情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他将目光聚焦在外表光鲜亮丽的都市白领一族上。他们每天出入商业贸易圈,下班还会参加各种派对,是属于这个社会中最舍得折腾的一群人,但大都怀着同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隐婚。该剧紧跟时代潮流,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透视了许多社会现状和职场问题。主人公诙谐幽默的表演展现了都市男女间的爱恨纠葛,引发观众深思。
一、新都市青年蜕变下的女性形象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进一步提高。但买房买车、孩子教育、父母养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现在职场为了避免员工婚后带来的婚假、产假等问题,直接选择不录用未婚人士。这种行为也是对女性主义的一种蔑视。在许多人心中,女性形象还是照顾家庭、任劳任怨。新青年女性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只能选择独辟蹊径。张静宜与杰西卡便是因为工作与生活的窘迫进行蜕变,选择隐婚。
张静宜是一个聪明伶俐、机智过人的新青年女性。她为了还房贷和车贷,跳槽到丈夫崔民国的公司当高级主管,拿到了高薪。但隐婚给夫妻二人的生活制造了许多矛盾,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张静宜好强,有实力,她想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但她忽略了家人的感受。事业和家庭如何平衡对她来说是个难题。
杰西卡也同张静宜一样是个外强中干的女强人,她与张静宜在酒吧的一番对话,烘托起整部剧的一个情节点,引起了张静宜的反思。张静宜这才意识到她只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忽略了家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家庭原是温暖的避风港,在她眼中却成为了工作晋升的障碍,迫不得已隐婚。杰西卡的遭遇让她醒悟,最终她也在Tony面前坦白了一切,选择回归家庭。
张静宜和杰西卡都是新时代下有独立思想的女性,她们能独立思考问题,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最终也能明白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她们起初为了高薪而忽略了家庭、爱人、父母,但是她们忘了拿高薪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爱人和家人有更好的生活。矛盾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家庭,她们也为了责任回归家庭。在该剧最后,导演采用了 “大团圆”结局,让隐婚一族找到了一个既可以兼顾家庭,又可以努力工作的两全其美的办法。这也折射出当今社会的职场现状,戏剧有一个欢乐的美好的结局,但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有许多不如意,值得大家深思。
二、男性人物形象的职场转变
在当今社会中,职场和家庭一直无法取得平衡。工作压力和生活矛盾随之而来,为了家庭必然会牺牲自我。崔民国便是如此,他是一个热爱家庭,疼爱妻子,愿意为了家庭牺牲一切的人。由于Tony喜欢张静宜,为了让张静宜在公司好好工作,不要受他的影响,他自愿辞职。与其说这是他男权主义的屈服,不如说是他为小家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他从纵容、容忍到爆发,最后他的人物形象得到了升华。
在剧中,Tony和崔民国的种种搞笑对话和行为具有喜剧成分,让人们在欢笑的同时思考李伯男导演所反映的职场现状:对上司阿谀奉承,只汇报好消息过滤坏消息,让那些不亲自体察“民情”的公司高层无法获得真正有效的信息,导致判断失误,甚至严重影响公司的运营。这不仅是职场上存在的问题,社会上也有这种不良风气。李伯男导演正是要批判这种现状,引发人们的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
当Tony在崔民国的激励下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时,却引发了一系列尴尬事件。Tony在公司照顾张静宜,张静宜碍于这份高薪工作不敢直面拒绝他,崔民国因张静宜对Tony的“暧昧”行为产生不满情绪,与张静宜发生争吵,杰西卡也因为嫉妒张静宜而处处与她较劲。这环环相扣的事件使得剧情饱满充实,人物形象生动鲜明。Tony不懂得如何追求自己的爱情,到处试探、碰壁,体现出他的“犯二”本质。崔民国在公司既要隐瞒结婚的事实,还要忍受着Tony对自己妻子的表白追求,以及张静宜对Tony的暧昧态度。这一切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导致其最终爆发,令人心疼。
三、结语
《隐婚男女》这部悲欢离合的戏剧在最后也呈现了“大团圆”的结局,从多方面展现当下敏感话题。李伯男导演用犀利的眼光看到了当下敏感的社会现象,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但是,最终并没有采取一种尖锐的手法,而是峰回路转,拯救了隐婚一族,理解了他们的辛酸。利用这种巧妙的设计手法将敏感的社会现象通过欢乐的方式展现给观众,使观众能更好地接受该剧,引起热潮的同时引发讨论和思考。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qikandaodu/2021/0424/1772.html
上一篇:论灵感在创作中的捕捉和感悟
下一篇:青年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基础困境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