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年与社会》栏目设置[06/29]
- · 《青年与社会》投稿方式[06/29]
- · 《青年与社会》征稿要求[06/29]
- · 《青年与社会》刊物宗旨[06/29]
李大钊关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思想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1]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1]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他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为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同时,李大钊也是我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教育活动,特别是在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研究其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对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和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过程:由改造国民性到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李大钊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是循序渐进发展而形成的。它经历了由注重国民精神改造发展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前期资产阶级性质逐渐发展到了后期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改造国民性的理想信念教育
从1912年到“五四运动”是李大钊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的前期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受到中国近代教育思潮的影响,他接受了“教育救国”论,关注了理想信念教育在唤醒民众觉悟、筑造国民精神方面的作用。李大钊在1907年进入天津北洋政法专门学校的6年中,经历了中国社会基于辛亥革命从兴起到失败的大动荡,面对中国社会仍然处于“扶摇飘荡”“犹在惶恐滩中”[2]1的境遇,激起了强烈爱国之情,这是接受不同思想的出发点。1913年东渡日本留学,1916年5月回国,这期间,李大钊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如果没有大多数国民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人民在政治上不觉醒,那么理想信念教育强调的自强图存的目标也不可能实现。他发出了“尽瘁于子高尚之理想,圣神之使命,远大之事业,艰巨之责任,而夙兴夜寐,不遑启处”[2]307“努力为国家自重”实现“青春中华之创造”[2]333的号召,提出“国家之基础,必筑造于国民精神知能之上”“国民之精神知能,尤必赖有渊深高远之理想”[3]134的观点。这一时期的李大钊理想信念教育以开启民智、促进人民觉醒为重要内容,认为通过对民众的理想信念教育,唤起他们的爱国激情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改造中国民众封建社会的愚昧落后的国民精神,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启蒙,可见,这些观点具有了初步的理想信念教育的现代性特点。虽然此时李大钊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受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但是他仍然与当时中国的优秀知识分子一同实现了理想信念教育在中国近代的文化层面上超越传统教育的进步意义。同时,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在继续探求真理的过程中,接受了唯物史观,因此在“五四运动”时期逐渐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也随之发生质的改变。
(二)追求社会主义制度的理想信念教育
民主主义者的李大钊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国民性改造的教育过程中,肯定了这种“精神改造”作用,但是他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将他发展为“精神解放”[4]224。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他提出精神现象的改造要跟随经济组织的改造,改造经济组织才是“根本改造”[4]4,经济问题的解决,才是包括解决社会精神问题的“根本解决”[4]55,通过“解放运动”和“改造运动”[4]214打破从前的社会组织和建立新的社会组织,实现“至高理想”的人类社会的“纯为爱的关系”和“纯是爱的生活”[4]214,这都在于“精神解放”。随着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宣传,他开始关注社会政治理想的教育,首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宣传,在《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社会主义释疑——在上海大学的演讲》文章中通过将社会主义与平民主义、“学艺”、宗教进行比较,来消除民众对社会主义的种种误解,总结社会主义是“促进社会改良的制度”[5]245勾画出社会主义社会“人人都能安逸享福”具有“工作的喜悦”“真的自由”的蓝图,发出了“更该实现那‘社会主义的制度’,而打倒现在的‘资本主义的制度’”[5]459的理想号召,实现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理想信念教育转变。
二、重点关注:以青年理想教育为重点的内在逻辑
青年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李大钊认为,“青年之运命”为“中华自身之运命”,青年的“觉醒”关系到“中华之创造”[2]329,通过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其“觉醒”,以期使青年“自觉”加入“青春中华之运动”,因此,李大钊主张“厚青年之修养,畅青年之精神,壮青年之意志,砺青年之气节”[2]332,认为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要通过人格教育提升青年的精神境界,通过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提升青年的意志,从而实现其促进青年实现奋斗目标的意义。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qikandaodu/2021/0511/1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