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年与社会》栏目设置[06/29]
- · 《青年与社会》投稿方式[06/29]
- · 《青年与社会》征稿要求[06/29]
- · 《青年与社会》刊物宗旨[06/29]
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科技创新体系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编者按2016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历史性重要讲话,开启了我国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
编者按2016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历史性重要讲话,开启了我国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中国科学院院刊》自2017 年起,每年第5 期围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策划组织专刊。2020 年的专刊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世界科学发展趋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科学与决策关系建构等顶层设计,以及空间治理、能源科技发展、国际科技合作政策、“智慧土地”等领域建言献策,以期为中国早日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贡献微薄之力。
进入 21 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系统化、突破性、叠加式发展态势,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1-3]。各国经济转型发展对科技创新应用的依赖日益加深,科技发达国家间的科技竞赛和竞争,无疑将为各自国家的综合国力赋能,并将全面重塑全球发展版图和国家及区域间的竞争格局,直接决定世界地缘竞争态势。自近代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以来,中国第一次没有缺席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并成为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中国必须主动迎接挑战,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
近 20 年来,主要科技强国竞相出台和更新其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以战略规划引领、以科技政策制度保障和促进其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和创新效率。在科技活动日益“国家化”和“企业化”的时代[3],科技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发挥科技发展的经济社会功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面向我国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就要顺应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顺应我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系统高效能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指由科技决策与管理主体、科技研发主体、科技平台、科技人才队伍、科技政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等子体系构成的完整系统体系。作为 14 亿人口的大国,这样的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完整的、系统的,必须覆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所有科技领域并贯穿科技创新全价值链。本文旨在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及其科技需求,并提出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的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1 我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与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密切相关、相互影响。从全球来看,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大趋势主要有:世界经济重心向东转移,发展中经济体群体性崛起;世界人口出生率普遍下降,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加重;全球性数字世界与智慧社会加速成型;国际规则改革重建,地缘政治格局调整重构并深度演进;人类安全和全球社会治理的风险和挑战增加;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制高点争夺激烈;全球自然资源和能源竞争博弈将长期存在;全球变暖和地球生态环境恶化风险持续加大;新技术发展的生物安全与科技伦理失控风险上升等。
同时,由于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经济大国等的显著特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又有显著特殊性。高度概括而言,未来中长期时间尺度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主要呈现在以下 8 个方面。
1.1 全球化发展,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我国自 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快速全球化发展,2012 年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坚持“稳中求进”发展总基调,我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将可能在 2030 年前后实现[4]。随着我国向第一大经济体迈进,国际上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义务的呼声必然高涨,对此必须要早有思想和工作准备。
我国从 2010 年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经济增速开始进入下行通道。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继续扩大,以及经济结构向高质量调整发展,未来经济增速继续放缓成为必然,但增速放缓的幅度和程度取决于通过鼓励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开放等措施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所带来的经济潜力释放的情况。未来 1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平均保持 5% 左右或可实现,但这需要科技创新驱动给予有力支撑。
未来 15 年,我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基本建成现代化强国,需要资源、能源、制造、材料等多方面的保障,同时需要保持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这些都需要科技进步和突破给予强力支撑。因此,不仅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还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的突破,从而支撑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稳步转变。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qikandaodu/2021/0708/2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