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年与社会》栏目设置[06/29]
- · 《青年与社会》投稿方式[06/29]
- · 《青年与社会》征稿要求[06/29]
- · 《青年与社会》刊物宗旨[06/29]
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美术设计创新的影响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传统文化在美术设计的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决定着我国文化的传承。社会美术设计工作中,通过给公众讲解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公众的审美,更好地让他们理解传统文化下的美术
传统文化在美术设计的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决定着我国文化的传承。社会美术设计工作中,通过给公众讲解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公众的审美,更好地让他们理解传统文化下的美术创作,并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设计的意义
目前的美术设计中都以西方的美术为主,很多公众都比较热衷于学习西方的美术知识,对于中国传统的美术并没有兴趣。随着长时间学习所形成的习惯,公众逐渐会接受西方的美术观念和审美观念,而不会接受中国传统审美,导致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美术设计中应该融入传统文化,培养公众的审美观念,让公众能够从批评和继承的角度审视传统文化,逐渐接受传统的审美观念,也有利于逐渐建立起公众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也能拓宽公众的文化视野,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学习,公众在学习美术的同时也在学习文化,这样能提高公众的审美和文化鉴赏能力以及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作品,认识到丰富的文化色彩,有利于推动公众的成长。
二、社会美术设计中传统文化设计对艺术家的要求
(一)改善自身设计观念
为了能做好传统文化的设计,艺术家需要改善自己的设计观念,不仅要充分了解传统,同时也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和认识。设计过程中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容,又要把传统文化和当前的美术发展结合,让公众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
(二)了解公众的学习兴趣
传统美术和西方美术风格一样,经历了长时间发展,内涵丰富,但是很多公众错误地认为传统美术比较死板。为了能让公众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去,需要艺术家能主动了解公众对美术的兴趣,在进行传统美术设计的时候加入公众感兴趣的内容,这样能减少公众的排斥心理,使公众更为认真地进行传统美术的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三)提升艺术家的专业素养
为了能做好对传统文化的设计工作,需要艺术家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让传统文化能融入社会美术设计中。所以艺术家也应该充分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美术设计充分结合,让自身的美术素养和传统文化传承能力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在日常的设计中可以引导公众学习传统文化,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扩展公众的美术视野和文化视野。
三、传统文化在社会美术设计中的方法
(一)艺术家引导公众体验传统文化
多数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都没有主动性,并没有太多的兴致,所以艺术家就该主动引导这些公众。比如可以根据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让公众通过名家来了解传统艺术创作、提升公众的学习水平。还可以对一些比较有名的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如带领公众学习清明上河图,给他们分析清明上河图的绘画技巧、人文景观、社会风貌等,联系历史来讲解当时宋朝首都的景象,使公众能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更加立体地欣赏作品。这样既提高了公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让公众对学习传统文化有了更高的兴趣。
(二)渗透美术历史知识
美术是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时代都有特有的美术潮流,对于学习传统文化而言,学习传统美术历史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让公众结合历史变化思考美术风格,并对美术有立体的认识。因此,社会美术艺术家需要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渗透美术历史以及美术风格的时代背景,让公众能了解到美术风格的变化的原因,不仅能让公众传承美术,也能推动中国美术艺术事业的发展。比如,艺术家可以在讲座中将相关的美术历史整理,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公众学习;其次,艺术家开办讲座时通过补充一些背景知识,能让有兴趣的公众主动学习,提升公众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
(三)引导公众创作传统文化作品
创作实践是美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创作实践的美术学习,就是空中楼阁。为了能让公众真正掌握美术中的传统文化,设计工作中必须有和创作传统题材美术作品相关的内容,能够引导学成创作传统文化作品来真正实践传统美术,推动公众对过去美术风格的传承。
除了国画之外,还可以引导公众学习一些手工艺品,用更简单的方式让公众学习美术。例如窗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国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美术的特色,需要公众学习来掌握技能,实现对文化的传承。艺术家可以将制作窗花引入到美术的设计工作当中,引导公众积极实践,给他们讲解窗花的风格、内涵,让公众制作和设计窗花,不仅能提升公众的美术鉴赏水平,还能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传统文化的创作方式。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qikandaodu/2021/0709/2253.html
上一篇: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科技创新体系
下一篇:变与不变年慈善义演的时代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