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年与社会》栏目设置[06/29]
- · 《青年与社会》投稿方式[06/29]
- · 《青年与社会》征稿要求[06/29]
- · 《青年与社会》刊物宗旨[06/29]
为什么路遥《人生》改变无数年轻人的命运,因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路遥《人生》最广为人知的读后感来自马云:“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各自特色的文学作品,《人生》的跨时代意义就在于,
路遥《人生》最广为人知的读后感来自马云:“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各自特色的文学作品,《人生》的跨时代意义就在于,它是路遥20世纪80年代所创作的一本小说,却对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指导意义!
一、去大城市奋斗VS呆在小城镇安居乐业
《人生》中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农村与城市之间原有的边界,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想走出去、去外面的世界奋斗,尤其是一些受过教育的年轻人,高加林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高加林读过高中,因为没考上大学而回到村里当上了民办教师,在高中时期他就表现得与旁人不同,他见识广、爱读书,对一些国际格局、世界经济侃侃而谈。高加林心中有着远大的理想,他希望自己可以闯出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被土地牢牢束缚的农村人很难有机会走出去,城乡之间的差别将两种人划分得一清二楚,高加林既是思想上的“城市人”,又是身份上的“农村人”,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和身份认同成了他心里最大的矛盾。
如今的社会已经大变样,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繁荣,城乡之间的界限已经不复存在,可是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到底该去大城市奋斗、当大池塘里的小鱼,还是留在家乡的小城镇中,安心地当小池塘里的大鱼呢?
大城市经济繁荣,同时意味着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发展前途。在这里不会有人介意你是什么出身,只要你有本事有能力,你都能挣出一片天地。但同时,寄居在异乡的漂泊感、身边无亲无友的孤寂感也会随时伴着你,经济的压力和灵魂的孤寂让你无所遁形。
当你在外受尽了人情冷暖、厌倦了事业压力,故乡的温暖又是最好的一味良药,帮你抚平心灵的创伤,赐予你温暖无形的力量。回到小城镇中的你,没有生活压力、不用面对复杂的人事关系,日子总是不咸不淡地过着,又少了一丝波澜壮阔的惊喜。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困惑,不妨去看看路遥的《人生》,对于外出的游子而言,出走有大千世界,回头有母爱故乡,这才是最好的一种生活状态!
二、追寻理想VS回归现实
《人生》中高加林面对的两位姑娘很有代表性,农村姑娘巧珍代表了现实,城市姑娘黄亚萍代表了理想。高加林徘徊于两位姑娘之间,实际上也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自我挣扎。
巧珍大字不识却心地善良,她温厚宽阔的心胸可以包容一切,当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职位被撤以后,巧珍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进了高加林的心里。可是选择和巧珍在一起,就意味着高加林一辈子都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无法继续追寻心中的梦想,这是高加林必须面对的现实。
城市姑娘黄亚萍热情洋溢、眼界开阔,同时又有着大小姐的娇惯脾气,抛开两人的身份差异,高加林与黄亚萍有着数不尽的共同话题。选择与黄亚萍在一起,高加林就有望到城市生根发展、闯自己的一片天地。
很多人心中都有着触不可及的理想,但又不得不面对眼前的现实。现实让你温饱、安身立命,理想让你对生活充满希望,如何均衡这两者,是每一个年轻人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
三、稳打稳扎VS一蹴而就
高加林失败的原因在于,他忽视了当时社会规则之下的生存法则,单纯地寄希望于一个女人、一段婚姻之上。反观高加林的叔叔高玉智,就是那个稳打稳扎、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角色。
高玉智是高加林的亲叔叔,从小就在新疆等偏远地方当兵,几十年来很少踏上故乡的土地。在高加林的心中,高玉智不仅是叔叔,更代表了一种心灵寄托,是成功走出这片土地的一个希望。每次叔叔来信,高加林就像得了宝贝似的打开,一个字一个字读进心里,因为他向往信中描绘的外面的世界。
高玉智年过半百之后向组织请求转业,希望可以调回故乡落叶归根,而高玉智的到来也暂时打开了高加林的新世界。高玉智回乡后成了镇上的大干部,村干部为了巴结高家,通过走后门将高加林安排进了事业单位,高加林凭借着勤奋、踏实肯干的精神一时间在镇上风光无限。
可是走后门一事被人举报,高加林又只能收拾行李返回农村,继续当一个农民。一起一落之间,高加林不仅失去了心爱的巧珍,也和黄亚萍分了手。所幸的是,高加林的身后一直有着一片黄土地,默默地等待着、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所有子民,也包括了高加林。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zonghexinwen/2020/080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