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年与社会》栏目设置[06/29]
- · 《青年与社会》投稿方式[06/29]
- · 《青年与社会》征稿要求[06/29]
- · 《青年与社会》刊物宗旨[06/29]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年轻人被社会「毒打」,从第一次去医院开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医院是个照妖镜,让所有“假装自理”的年轻人都露了原形。每个在医院里茫然无措、手忙脚乱的年轻人,都想不到自己昭昭英名,会有如此一败涂地的时刻—— 有人窘迫地站在形似
医院是个照妖镜,让所有“假装自理”的年轻人都露了原形。每个在医院里茫然无措、手忙脚乱的年轻人,都想不到自己昭昭英名,会有如此一败涂地的时刻——
有人窘迫地站在形似ATM的自助挂号机前一顿猛掏,寻找着医保卡就诊卡。
有人刚在分诊台问清楚科室方位,可一转头,立刻分不清东南西北。还有人平时口若悬河,一面对医生的问询就磕磕绊绊。……在万千网友的独立看病经验里,你能看见这届“医院小白”自信、被最快击碎的模样。因为看似慈祥温和的医院,永远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悄悄翘起小脚,把缺乏社会经验的少年少女们,毫不留情地绊倒。在医院闯关,你永远闯不过大爷许多人,都是在大学或工作后,被一脚踹进医院排队大军的。在这之前,普通小病只用去社区诊所,而去医院看病一般总有家人领着,只用跟在爸妈身后兜兜转转。以至于有些朋友第一次上医院时甚至不清楚具体流程,只能忐忑地在手机搜索栏里打下“医院看病步骤”,试图掩饰自己的无知。不少人还没进去,医院自带的神秘气场就已然让人晕头转向、心里犯怵。觉得仿佛踏进门诊大厅一步,刚刚迈入都市丽人or职场型男的自己,就会遭受降维打击,因为毫无看病经验,成为在偌大医院中迷失的土鳖。嘈杂的门诊大厅里,懦弱的社恐青年们甚至快进入大脑宕机状态,一切声音都成了遥远的呼声。和那些经验丰富、携带证件齐全、能轻松找到各个科室的大爷大妈相比,“初入”医院的大家简直稚气十足。有人在去医院出家门之前,内心的小鼓已经敲成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程度,手忙脚乱地往包里塞了一堆证和卡。结果掏出来一看,港澳通行证。试图用港澳通行证刷医保的憨憨网友↑↑↑有人在窗口挂号后顺利找到对应科室,自以为触发了下一章剧情,坐在长椅上乖乖等待叫号。干坐了一小时后,还是在大爷的好心提醒下,才知道原来挂号后要签到、这样才会被叫到。不少朋友去医院前,都早早听说了“全面实行线上挂号,老年患者认为不方便”的新闻,并暗想走在潮流前沿的自己,绝对不会出现不会挂号的尴尬局面。可被各式各样的“挂号系统”欺负过才知道,医院挂号,还是问楼下居委会大妈最可靠。比如不同医院的挂号方式不同,放号时间也不同。有的医院实行的是分批挂号机制,例如八点放专家号、十点放普通号;但换一家医院,时间点或许是七点和九点。繁多而细碎的规则,能让第一次接触抢号这一行当的年轻人心里打颤,当场来一段“马冬梅”:“咱们明早七点去挂专家号。”“去干嘛?”“挂号。”“挂什么号?”“专家号。”“几点?”“八点。”有的医院挂号前必须得有专属的就诊卡,如果想挂上热门号,可能还需要提前一天办上就诊卡,第二天清晨才能冲锋在前。有的医院挂号必须备上身份证银行卡现金,又或是社保卡医保卡。这让习惯了只带手机出门的网友们,挂号起跑线还没摸着,便已丧失了比赛资格。在一些“医院攻略”里,你会发现相关指导甚至会细致到如何找地方停车:以为避开早高峰就能畅通无阻的“医院小白”们,被迫堵在车上,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点点消逝。心焦地打开挂号平台一看:“今日剩余号数:0。”我怀疑医院的建筑师上辈子是修迷宫的在医院迷路,是小白们的基本操作。进错了一扇门、爬错了一道楼梯、上错了一趟电梯,都有可能会让你“穿越”到全新的国度,有时连原路返回也做不到。尽管分诊台的护士姐姐们早已练就人肉GPS的功能,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讲清路线——“在1号楼挂号,去2号楼面诊,去负一层拍片子得坐6号电梯,取药回到门诊楼。”但离开分诊台、一个转身的瞬间,方向感不好的朋友们就能立刻迷失坐标。然后站在门诊大厅的中央,像这只猫头鹰一般左顾右盼、万分迷茫。这么多扇门,要走哪一个?看病过程中,有时医生会要求先去拍个片子、做个检查。殊不知,这项看似简单的任务,对于好不容易找到科室大门的医院小白来说,不亚于一次密室大逃脱。不少人会在检查结束、推开检查室大门的那一刹那迷失来路,不知施主从哪来,也不知施主要往哪去。正常人眼里的医院,长这样▽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zonghexinwen/2020/080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