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年与社会》栏目设置[06/29]
- · 《青年与社会》投稿方式[06/29]
- · 《青年与社会》征稿要求[06/29]
- · 《青年与社会》刊物宗旨[06/29]
青海文化馆年轻人:我们的青春没耽搁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民族文化“挖掘机”还能被饿死? 讲述人:才仁巴德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文化馆馆长) 我是藏族人,从小生活在牧区。高原上的游牧生活艰苦单调,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
民族文化“挖掘机”还能被饿死?
讲述人:才仁巴德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文化馆馆长)
我是藏族人,从小生活在牧区。高原上的游牧生活艰苦单调,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听老人们讲故事,听他们说起一些古部落、古遗址的来龙去脉,讲以前藏民是怎么生活的……老人们肚子里装着说不完的民间故事,口头总是夹杂着各式各样年轻人很少听到的谚语。
牧区教育条件有限,我13岁才读了一年级,初中毕业已经22岁了。当时,我想着再这么按部就班地读书,青春时光就“耽搁”了。于是高一读完上半学期,我就离开了学校。2012年,23岁的我成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秋智乡文化站站长——尽管全站就我一个人。
乡镇的条件比牧区好一些,但刚到文化站时的萧条让我记忆犹新——120平方米左右的土板房,没有通电,没有4G网络,更别提现在的“标配”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硬件设施简陋,我就准备先从软件着手——瞄准我的兴趣点,为民族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出些力。
可做好这件事并不容易。藏族的历史都散落在老人的脑袋里,得有心找、耐心听、细心记、用心理、恒心做。
从老人的口中,我得知为推动西藏和平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51年9月就是经由曲麻莱县和人民解放军一起返回西藏的。我就想,这里一定有当时班禅返藏途中留下的遗迹。
几经辗转,从村民口中了解到,十世班禅返藏途中曾在秋智乡讲过经,但是谁都说不清楚具体是在哪儿。循着线索,我找到了布琴尼姑寺的尼玛活佛,这位80多岁的活佛还真知道这段历史,他的父亲当时就在十世班禅讲经的现场。在活佛的指引下,在离寺院两公里的地方,我找到了十世班禅讲经的法座台——一个长1.5米、高0.5米的法座台在高原上显得斑驳萧索。将“发现”上报后,上级部门派考古专家前来考证,很快肯定了它的价值。法座台被作为文物保护了起来,后来还在它的外部建了房子,为它遮风挡雨。
以同样的方式,我找到了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进藏时西藏工委的勒石纪念和一条扎西哈达,以及其他一些文物,这些都得到了有效保护。此外,我还统计呈报了30件可移动文物,搜集整理补充了国家级非遗牧歌代表性传承人达哇战斗、省级非遗项目手工编织代表性传承人塞格的相关资料。
文化遗产申报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讲特别难,语言就是很大的难关。我深知自己文化水平不够,而要搜集整理、保护传承我们藏族的文化历史,没有文化怎么行?所以,从到文化站的第二年起,我就报考西北民族大学专科,学习藏语,为的是能更好地理解老人们的讲解。那段日子忙得昏天暗地,早上7点起床,看书到9点,上班,走村串户地搜集资料。其实,在乡镇没有什么下班的概念,一进村就是两三天。工作之余但凡有点时间就按照提纲学习。2015年,我顺利毕业了,一拿到大专毕业证,我就赶紧报考了青海师范大学的本科(函授),学习汉语,2019年拿到了毕业证。
对我来说,藏语和汉语都必不可少。文化遗产申报,先得吃透相关政策和要求,把汉语翻译成藏语,讲给藏民们听,让大家知道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自觉参与到保护中来;还要根据大家的讲述,做好记录、整理,再翻译成汉语,才能完成相关的申报和后期的宣传。
虽然辛苦,我也算是为家乡贡献了一点儿力量,每年获评“文化工作先进个人”就是对我的肯定。也许就是出于这一点,2019年底,我被调到曲麻莱县文化馆任馆长。这一下更忙了。原来在秋智乡,我只负责3个村的文化工作;到了县里,五乡一镇19个行政村,事情更多了,责任和工作压力更大了。
“知识改变命运”是我的微信名,也是我坚信的。到县里后,我越发感到自己水平不够,就得继续学、努力学。学项目申报经验和规范,学政策文件精神,学习怎么做好总结、写好报告,自己不懂得就去别的地方取经,边学边做。
我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到文化遗产保护上。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意义毋庸置疑,很实际的是,如今文化资源在我们看来也是扎扎实实的“硬实力”。成功申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省级非遗传承人每年都会得到一定的传承经费,这是国家对保护、传承非遗技艺和项目的传承人实在的资助和鼓励。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zonghexinwen/2020/082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