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年与社会》栏目设置[06/29]
- · 《青年与社会》投稿方式[06/29]
- · 《青年与社会》征稿要求[06/29]
- · 《青年与社会》刊物宗旨[06/29]
电信诈骗中青年受骗者的信任形成及其心理--基于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摘要: 近年来,90后青年已成为电信诈骗侵害的高危群体。从受害者信任形成的视角出发,对9名90后电信诈骗受骗者的质性研究发现,在初始信任建立阶段,诈骗者利用利益诱惑、需求满
摘要:近年来,90后青年已成为电信诈骗侵害的高危群体。从受害者信任形成的视角出发,对9名90后电信诈骗受骗者的质性研究发现,在初始信任建立阶段,诈骗者利用利益诱惑、需求满足、权威身份、紧急情境等影响策略,激发受骗者的高动机,进而导致受骗者的决策和判断出现偏差。而对诈骗者信任的最终形成,则是受骗者在与诈骗者的人际互动中接受诈骗者施加的各种人际影响,进而对自我价值、自我选择进行确认和印证的过程。青年受骗者普遍具有直觉性的思维方式、冲动型的决策风格、一般信任水平高和情绪控制力差等心理特征,对于电信诈骗信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电信诈骗;90后青年;信任;心理特征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1]。近年来,中国电信诈骗发案率、案件总数逐年攀升,严重损害了民众的利益。腾讯发布的《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2019上半年)》显示,近三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1.5万起,共查处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人员14.6万人。在所有受害人当中18~28岁之间的被害人所占比例高达54%,90后成为被骗概率最高的群体。
1.问题提出
基于电信诈骗造成的严重危害和青年人逐渐成为电信诈骗侵害的高发人群,电信诈骗问题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当前学界对电信诈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电信诈骗的特点和类型的分析。研究发现,从特点来看,电信诈骗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实施的诈骗行为,具有远距离、与受害人非接触的特征,其手段更加隐蔽、更加多样化,并呈现由“撒网式”到“精准化”的演变趋势[2][3]。从类型上来看,以犯罪分子实施的手段进行分类,可分为涉案类诈骗、短信诈骗、冒充关系人诈骗、网络诈骗、推荐股票诈骗、电子邮箱诈骗等六类[4]。二是关于电信诈骗成因的探讨分析。研究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不同视角,探讨了电信诈骗发生的原因。如有研究者分析提出,电信诈骗之所以多发,原因在于作案成本较低,而非法收益巨大;相关法制不健全,立法落后;电信、银行部门监管不力,存在管理漏洞;电信诈骗犯罪产业链已经形成;民众防范意识薄弱,作案人有机可乘[5]。也有研究者尝试通过对受害人在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区域方面的人口学特征与受骗者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受害人被害的原因[6];还有研究者从诈骗者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农村青年电信诈骗行为的产生、延续和断裂过程[7]。三是关于预防和防范电信诈骗的干预对策研究。研究者多从法学、犯罪学、社会治理等学科和视角出发,就电信诈骗犯罪的刑事预防、社区预防、心理预防、综合预防等问题进行理论分析[8][9][10][11],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研究方法和过程
本研究通过“滚雪球”抽样方法,招募遭受财产损失的电信诈骗受骗青年作为研究对象。招募活动于2019年6-8月进行,共招募到9名90后受骗者。这些受骗者均是通过电话或者微信语音通话与诈骗者建立联系,并遭受一定数量的财产损失(见表1)。
对这些受骗者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访谈开始之前,通过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拟定访谈提纲。访谈提纲主要围绕受骗者与诈骗者的沟通交流过程、受骗者对诈骗者所提供信息的预期、受骗者的判断和决策过程等展开,重点聚焦受骗者在与诈骗者的人际互动过程中影响信任建立的心理因素及受骗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全部访谈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并全程录音,每名对象的访谈时间30~60分钟,访谈完成后形成文本资料。对这些文本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质性分析。
二、电信诈骗中受骗者信任的形成过程
1.初始信任的建立:高动机状态下的决策偏差
初始信任一般是指在没有先前经验的基础上,沟通双方根据第一次交往而形成的信任状态。已有研究表明,初始信任是常规信任的第一阶段[13]。初始信任能否成功建立,直接决定着后续的诈骗行为能否成功实施。本研究的访谈结果表明,在初始沟通过程中,诈骗者运用了多种策略来激发受骗者的高动机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受骗者往往有意或无意忽略对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衡量,更倾向于快速做出决策和判断,从而导致了决策判断的偏差。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zonghexinwen/2020/0901/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