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年与社会》栏目设置[06/29]
- · 《青年与社会》投稿方式[06/29]
- · 《青年与社会》征稿要求[06/29]
- · 《青年与社会》刊物宗旨[06/29]
《新青年》:从文化先锋走向党的机关刊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新青年》是我国近现代一份内涵丰富深刻、影响广大深远的杂志,它开启了民智,振奋了国魂。最终,它由一份著名杂志发展成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机关刊物,进而又成为中共中央
《新青年》是我国近现代一份内涵丰富深刻、影响广大深远的杂志,它开启了民智,振奋了国魂。最终,它由一份著名杂志发展成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机关刊物,进而又成为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这绝非偶然。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第一份机关刊物
1920年夏,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为了开展宣传工作,亟需有一份机关刊物。李达的《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经过的回忆》提及:“当时党的上海小组的工作分两部分:一是宣传工作,一是工运工作。宣传方面,决定把《新青年》作为公开宣传的机关刊物,从八卷一号开始。另行出版《共产党》月刊(报纸十六开本,约三十二面),作为秘密宣传刊物。”有些学者曾发表研究文章称,中共第一份党刊是《共产党》;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准确,在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共产党》前两个多月,《新青年》已改版为其机关刊物。
《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
《新青年》(第一卷刊名为《青年杂志》)于1915年9月15日在沪创刊,系月刊,由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发行;陈独秀此时寓居上海嵩山路南口吉益里(今太仓路119弄)21号(原建筑已不存),这里也即编辑部。以《新青年》问世为标志,对中国现代历史进程具有重要影响的新文化运动兴起。
《新青年》创刊伊始,就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新青年》主编陈独秀认为,西方近代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都是“科学”的产物,而“民主”观念的落实也是“科学”观念的具体显示,“民主”和“科学”犹如“车的两轮,鸟的双翼”。1916年冬,陈独秀赴北京,准备寻找朋友为出版工作筹集资金。不久,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正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求贤若渴;经朋友介绍,他决定引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文学院院长)。陈独秀却表示要返回申城,继续主编《新青年》。蔡元培希望把《新青年》移到北京去办,并表示将全力给予支持。于是,陈独秀接受诚邀,翌年初《新青年》编辑部北迁;1918年1月,成立了编委会。陈独秀在李大钊、蔡元培、鲁迅等的支持下,以《新青年》为重要阵地,为迎接“德先生”(取自英语“Democracy”译音)和“赛先生”(取自英语“Science”译音)的到来“狠打了几次硬仗”(鲁迅语)。鲁迅在《〈守常全集〉题记》中写道:“我最初看见守常(按即李大钊)先生的时候,是在独秀先生邀去商量怎样进行《新青年》的集会上,这样就算认识了。不知道他其时是否已是共产主义者。总之,给我的印象是很好的:诚实,谦和,不多说话。”当年,鲁迅的《狂人日记》、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等在《新青年》发表后,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
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时,正值李大钊编辑《新青年》。因而,《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了顾兆熊的《马克思学说》,渊泉的《马克思的唯物论史观》和《马克思奋斗的生涯》,刘秉麟的《马克思传略》等;尤其是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堪称中国比较系统地介绍、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全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表明,《新青年》开始由主要宣传民主与科学转变为传播马克思主义。1920年春,陈独秀在武汉作题为《社会改造的方法与信仰》的演讲,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改造社会就要打破不合理的阶级制度;军阀政府闻讯,准备在他回北京时进行逮捕。陈独秀为了摆脱追捕,重返申城,寓居上海环龙路老渔阳路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此系两楼两底的石库门房屋,楼上为卧室和书房,亭子间放杂物,底层客堂是《新青年》编辑部和开会之处。不久,陈望道、沈雁冰、李汉俊等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同年5月1日,《新青年》第七卷第六号出版“劳动节纪念号”,篇幅比平时扩大一倍以上,登出孙中山“天下为公”和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刊载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10多个城市和地区工人现状和劳动状况的调查报告和照片;陈独秀发表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直陈时弊;李大钊发表的《MayDay运动史》,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和意义,并向工人群众呼吁:“起!起!!起!!!劬劳辛苦的工人!今天是你们觉醒的日子了!”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zonghexinwen/2020/0916/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