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吃着5元一碗的面 三和青年在虚幻中逃离

来源:青年与社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原标题:吃着5元一碗的面 三和青年在虚幻中逃离 猛一听到三和青年的生活状态,许多人可能会感到魔幻且不可思议。他们不少是90后、00后农民工,每日聚集于深圳三和人才市场,寻找

原标题:吃着5元一碗的面 三和青年在虚幻中逃离

猛一听到三和青年的生活状态,许多人可能会感到魔幻且不可思议。他们不少是90后、00后农民工,每日聚集于深圳三和人才市场,寻找快递、保安、工地工人等日结零工工作。与吃苦耐劳的父辈不同,他们忍受不了工厂里的严格管理方式,而是选择以“干一天玩三天”的方式苟且生活。在本该努力奋斗的花样年华,这些三和青年更愿混迹于虚幻的网络游戏和直播之中,期待通过购买彩票实现一夜“翻身”。

刚开始,面对这些“丧气十足”的行为举止,我看到的更多是懒惰无为和不求上进。毕竟,只要踏实努力,这些年轻人在大城市过上稍微体面宽裕的生活应该不成问题。可是在读过《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一书,听过一线记者的叙述之后,我才对这一群体的困境、纠结和心态有了更加切实的感知。

其实,许多三和青年并非一开始就没有梦想,自愿过得过且过的日子。在他们最初背井离乡、前往大城市打工时,也是满怀期冀,希望闯出一片天地。然而,正如每个人在初入社会时都难免要碰壁一样,三和青年也常常会遇到不如意的状况。这些农家子弟和小镇青年们难以真正融入大城市的生活,也缺乏一定的知识技能和人脉资源;有些人则是被黑中介和黑工厂诈骗,从此一蹶不振。

据调研,很多三和青年小时候都是留守儿童,这使他们与家庭的互动关系和情感联结较弱。当他们在大城市陷入困境时,第一反应可能不是向亲友求助,而是很可能就此自暴自弃,逐渐使自己边缘化,甚至加入同为失意者的三和群体中寻找共鸣。

而一旦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三和青年们便很容易从此陷入巨大的恶性循环之中:住着15元一晚的床位,吃着5元一碗的面,在网吧中逃离现实,实在没钱了再去找日结工作。

走向这样的境地,三和青年们当然并不无辜,懒惰、脆弱、缺少相关知识技能等都是他们极为致命的弱点。可是,即便不认同他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不妨也尝试理解其所处境遇,从而帮助这些本该努力奋斗的青年走出困境。

事实上,很多三和青年并非不想摆脱这种“废柴”生活方式,但是,由于缺少相关知识技能,心态也很容易被周边人误导,使得他们的“上岸”之路往往并不顺利。对此,当地相关部门不妨提供更多实用的职业培训,帮助其树立健康向上的职业观。正如《岂不怀归》一书中所说的,有时候招工考试会考26个英文字母的写法,当三和青年们无法回答时,便会产生较大的挫败感,在找工作时也会颇受局限。而若能帮他们培养起基本的职业技能,使他们感受到更多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其消极心态也就会大大消减了。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强与三和青年们的心理沟通和疏导,避免他们在群体性偏执中走向思维的死胡同。正如前文所分析的,许多三和青年小时候都是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纽带较为薄弱。这使得他们不擅长情感表达,也更为敏感和脆弱。许多人看起来孤高冷漠,对一切毫不在乎,其实只是不想被伤害的一种表现。通过心理疏导,使他们感受到更多来自社会的关爱,必然能够为其注入更多积极生活的勇气和活力。

当然,从长远来看,进一步推进教育系统的均衡发展,加强基本社会保障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才是防止年轻人成为三和青年的治本之策。在当下,用知识改变命运仍旧是许多农家子弟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因此,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使更多寒门学子有机会进入更高学府深造,并进一步获得更高的就业起点,才能避免三和青年们只能选择几类工种的局限和尴尬。

此外,虽然并非是他们自暴自弃的主要原因,但一些三和青年被黑中介诈骗、被要求超时劳动等情况也是现实,理应被重视。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保障打工者的基本权益,尽量让这些初入社会、相对单纯的年轻人免遭诈骗的厄运,也是为他们的奋斗生活保驾护航。

对于这些三和青年来说,克服自身的懒惰倾向,主动提升自我,积极融入社会之中,才能给自己的青春一个交代。每日得过且过,沉迷于网络世界,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途,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不负责任。无论如何,放弃奋斗都是最不当取的选择。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zonghexinwen/2020/0921/758.html



上一篇:从海峡青年节到海峡论坛:两岸交流“不掉线”
下一篇: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有为青年”?“青年影响

青年与社会投稿 | 青年与社会编辑部| 青年与社会版面费 | 青年与社会论文发表 | 青年与社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青年与社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