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印度青年英国人对印度人很傲慢,同时又与中国

来源:青年与社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人物背景:维沙尔.考尔(Vishal Kaul),印度青年,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大学查普尔山分校(Studied at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目前生活在印度昌迪加尔(Lives in Chandigarh, India)。 在被问

人物背景:维沙尔.考尔(Vishal Kaul),印度青年,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大学查普尔山分校(Studied at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目前生活在印度昌迪加尔(Lives in Chandigarh, India)。
在被问到英国人如何对待印度人时,考尔闷闷不乐地说,“英国人对印度人很傲慢,同时又与中国人亲密相处”。以下是他的谈话实录。
英国人是一只只奇怪的野兽,根据我的留学经验,我将谈谈我的感触。
在英国,虽然印度人日常生活不太可能经历公开的种族主义,尽管它仍然是令人震惊的普遍现象,但英国人对印度人的宽容程度要比中国人低得多,而且接受性也要低得多。
如果你遇到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人,无论是在言语、举止还是外表上,你都应该表现出谦逊的态度,否则他会轻视你。但是中国人并不需要这样,他们在英国普遍受到尊重。
我在与非洲裔人打交道时,发现他们时刻都在仇恨白人。确实,因为奴隶贸易等原因,白人的罪恶无法洗刷。然而,他们对印度及其人民的所有殖民暴行却被轻易地遗忘了。尽管他们的全部财富都建立在这座由19世纪印度人的头骨、骨头和香料组成的山上。
这完全归咎于英国的教育工作者,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向英国的学生传授任何这方面的知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把殖民主义看作是治疗印度土著社会弊病的良药,它给我们带来了神奇的技术,如铁路、电力和电报!多宽宏大量啊。
在英国,唯物主义是通用语言,而英镑是唯一真正的神。英国人和中国人相处得很好,就像预期的那样。对印度的批评时常见诸报端,在批判印度文章的旁边,则是对中国的大幅版面的赞美。这是一种极端、近乎卑劣的态度。
考虑到大多数英国人的世界观来自每日的报纸,所以他们对印度人非常高傲,同时又与中国人亲密相处,这一点也就不足为奇了。我想说的是,印度人在融入英国生活方面所做的努力比中国人要大得多。显然这些都不重要。
他们的双重标准,对待中国人谦逊和平等的态度对印度人而言,是一种伤害。如果你不像我们大多数印度同胞那样厚脸皮,那么这种心态就很明显了。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zonghexinwen/2020/0928/812.html



上一篇:缘何“空巢” 新时代造就了青年独居的社会基础
下一篇:“找爸爸”的叙事,成了近年中国青年电影的经

青年与社会投稿 | 青年与社会编辑部| 青年与社会版面费 | 青年与社会论文发表 | 青年与社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青年与社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