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让更多年轻人在乡村找到发展舞台

来源:青年与社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大早,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的苗家女孩施林娇和施康就走出寨子,到山上去唱段山歌,录成视频发到网上。她们都是去年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专门在新媒体平台上做

一大早,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的苗家女孩施林娇和施康就走出寨子,到山上去唱段山歌,录成视频发到网上。她们都是去年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专门在新媒体平台上做本村特产推广。而在古丈县的苗寨翁草村的花海芳香中,90后村民石泽辉和石杨虎也忙碌起来,为接待来村里的游客做着准备工作。之前,二人都在广东打工。

这样的年轻人,在每一个昔日的贫困村几乎都能遇到几位。去年以来,笔者在湖南农村调研时发现,年轻人越来越多,村里越来越热闹了。青春的蓬勃朝气,正在让农村焕发新的活力。

曾经一段时间,一些乡村靠天吃饭,无产业无门路,年轻人只好外出打工。有的地方,村民即便靠外出打工赚了钱,把房子修得不错,但由于没产业,留不住年轻人,村里仍是留守的儿童、妇女和老人多,久而久之,村子也逐渐变得“空心”。

一般来说,农村脱贫有两条路,一是外出打工,二是在本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而产业发展对农村的带动,犹胜于外出务工。产业发展的过程,必然带来资金、技术等各种要素的下乡。有了产业,才能吸引来人才;有了人才,产业就更加兴旺。这样的相互促进,不仅让农民告别贫困,也为农村积蓄发展动力。

像翁草村,曾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全村840人,贫困人口317人。没有产业,村民只好外出打工,村里前些年很难看到年轻人。2018年,村里建起了茶园,社会的关注又让深山苗寨之美被挖掘出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茶旅融合的产业激活了这个山村,两年时间,村里回来了20多个年轻人。夜晚有了篝火与年轻人的笑声,孩子们也多了些笑脸少了些思念,村民感慨:烟火气浓了,人气旺了。

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首先要让他们有干头。这需要搭建更多平台,让基层拥有更强事业感召力。湖南省常德市针对村干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偏老的现状,为每个村设立了一名党建联络员,专门负责农村党建、电商这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一下吸引了2000多名大学生扎根农村。去年,湖南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乡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和选调生中选拔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1266人;在今年省公务员招考中,又将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的范围扩大至“两委”成员,首次将乡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纳入定向招录范围,计划定向考录1411人。

要让回乡的年轻人留得住,就要让他们有盼头。这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政策落实,让农村成为人才蓄水池。2019年,湖南出台一系列政策,从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保障、打通晋升通道等多方面,吸引优秀年轻干部、专业人才流向农村、扎根农村、发展农村。前不久,笔者采访过的一位30岁出头的村党支部书记,经过选拔考试,当上了副乡长,“感觉更有了盼头,干劲更足了”。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因素。吸引年轻人、留住年轻人,让年轻人留得更久、干得更好,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让更多年轻人在乡村找到舞台,广袤田野一定会更有希望、更加美好。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zonghexinwen/2020/1007/867.html



上一篇:「微评」疫情再度“重创”欧美,年轻人的堕落
下一篇:两年前那4个拒服兵役的年轻人,后来如何惩罚虽

青年与社会投稿 | 青年与社会编辑部| 青年与社会版面费 | 青年与社会论文发表 | 青年与社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青年与社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