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年与社会》栏目设置[06/29]
- · 《青年与社会》投稿方式[06/29]
- · 《青年与社会》征稿要求[06/29]
- · 《青年与社会》刊物宗旨[06/29]
青年艺术100十周年,关于“IN/OUT”的内观与反思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青年艺术100”十周年展的主题关键词是“IN/OUT”。 “就如呼吸,一呼一吸,‘IN’与‘OUT’ 是每个生命与圈层最纯粹也是最基础的状态, 吐故纳新是生存的根本也是每个圈层运转的
“青年艺术100”十周年展的主题关键词是“IN/OUT”。
“就如呼吸,一呼一吸,‘IN’与‘OUT’
是每个生命与圈层最纯粹也是最基础的状态,
吐故纳新是生存的根本也是每个圈层运转的基石。”
“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说,
“所以我们提出了这个概念,借由十年,
让更多人反思自己的心理和身体的状态。
让艺术家们和青年艺术100都沉下心来,
想想这十年自己是不是都真的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进入了艺术真正的状态里。”
2020年10月4日,嘉德艺术中心迎来了2020 “青年艺术 100”十周年展。虽然由于疫情的影响,展览较往年9月的开幕时间推迟了一个月,总体规模也有些缩减,但仍有超过100位青年艺术家的500件艺术作品呈献于此。
展览现场
在1500余平米的专业美术馆空间之内,青年艺术家们借由油画、国画、版画、雕塑、装置、影像、行为、新媒体艺术等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表达和思考。而始于 2011 年的“青年艺术100”,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坚持与探索之后,作为中国当代青年艺术生态与文化最重要的支持者与筑造人,也在不断地进行内观与反思。“青年艺术100做了十届,我在想的是我们到底是在做了一件很纯粹的艺术圈的事情?还是其实一直在圈外徘徊,在所谓主流之外亦或者是不入流?是大家真正需要的呢?还是自多的一个存在?”彭玮认为自我发问也很有意思,这样一直问下去也许会问到答案,“我们与其说发问,不如说在反省。面对 IN/OUT,希望艺术家们作为个体也有一些相应的联想或者发问。”
展览现场
作为“青年艺术100”首席生活方式合作媒体,《罗博报告》特别专访了“青年艺术 100”总监彭玮,以及本届展览的主理人邓婷。
《罗博报告》对话彭玮
彭玮,北京名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裁、“青年艺术100”总监。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美术博物馆学,现博士在读。先后供职于北京海莱画廊、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参与撰写《中国当代艺术》、《青年决定未来》等关于青年艺术家的系列丛书。
“青年艺术100”在挖掘和推荐艺术家的路上已经走到了第十个年头, 往届采访时也聊到过,每年平均会有2000多人投稿,今年上半年遭遇了疫情,情况有所改变吗?这一届展出的近500件作品是从多少件作品里筛选出来的?
因为疫情的关系,有些艺术家没办法及时返回驻地或者工作室所以在征集时间上我们相应延期了一个月,本以为今年会报名人数少,但是没想到还是在最后临近截止日期的时候,报名人数蹭蹭往上涨,甚至又引发了系统 down 机。今年报名作品出乎意料的质量高,而且数量多,大家好像格外珍惜疫情期间展览的机会,并不像大家常规逻辑想的那样会放弃,所以是从上万件作品里挑选出来的入围展示作品。
今年在筹备、计划等方面和往年有什么不同之处?遭遇了哪些困难?
困难还是有的,首先艺术家有些大型作品就没办法有工厂或者组织协同完成,其次有些艺术家返回不了工作室创作所以来不及报名,再次有些院校的毕业生们为了应对复杂的线上毕业展览流程和准备也相应地顾不上。包括我们在实习生经纪人的招募上面临着学生没返校,或者疫情管控实习生们出不来等等情况,但是这些所谓劣势都被我们转化成了优势,我们往后调整了开展时间,给入围艺术家相应充足的时间准备。疫情关系有国外留学生无法出国继续学业都被我们往届实习生介绍来到我们这里参与实际的筹备工作,所以大家整体素质都非常高,也很热情。疫情带来的资金紧张,以及对现场人流布展等方面的管控也让我们今年在场地面积和展品数量上相应的减少,但同样,我们接受这样的变化在布展上更疏朗,动线更明确,主题更突出,所以无论怎样变化,我们都以努力开展为前提,就像给大家兑现一个十年承诺一样,所幸我们很幸运,大家都在,展览也都相对顺利筹备起来了。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zonghexinwen/2020/101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