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数说|年轻人的第一套房是怎么买的

来源:青年与社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终于从前户主手上拿到了心心念念的钥匙……回去的路上路过美丽的钱塘江夜景,我突然激动地有点想哭,这么棒的城市呀,总算与我们有关了”。 这是“甜心少女李寿根”发在豆瓣

“终于从前户主手上拿到了心心念念的钥匙……回去的路上路过美丽的钱塘江夜景,我突然激动地有点想哭,这么棒的城市呀,总算与我们有关了”。

这是“甜心少女李寿根”发在豆瓣小组上一段话。在豆瓣一个关于买房的小组里,聚集了15万名年轻人,他们要么正在买房,要么已踏上偿还房贷之路。

买房,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尽管为了买到一套房,“想吃一顿KFC得忍好久”,“为奴30年”的未来也可以轻易预见,仍有人义无反顾地想要上车。

从“甜心少女李寿根”的回答来看,背后的原因不难想见——房子不仅是房子。

在澎湃新闻收集的795个叙述详尽的买房故事中,对“房子究竟是什么”的理解,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我们试图通过分析年轻人“上车”的完整历程,来解答它。

谁在推我上车?

买房的理由概括起来很简单,客观上能买和主观上想买。

从我们搜集的案例来看,后者似乎是更关键的因素。尤其在热门城市,想要“万事俱备”是困难的,但强烈的购房意愿,总有办法推动年轻人借来“东风”。

比如首付和购房资格,看上去缺一不可,但只要两者中有一个到位,有些年轻人就会开始盘算买房。一个极端的案例里,有位年轻人在拥有了购房资格后,在首付储备为零的情况下,通过四处凑钱,最终成功上车。

我们试图概括了年轻人购房的主要理由。如上图所示,任何事情似乎都能形成推力,在不同的案例中,有些理由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有人买涨不买跌,有人跌了想抄底。有人租房不舒服,有人老房不舒服。有人买房为结婚,有人买房为了不结婚。

买房路径1:掏空N个钱包

在国内买房需要掏空6个钱包的说法,一点不假。在我们搜集的买房故事中,除了自己和爸妈的钱包,亲朋好友、银行公司都是凑首付的来源。

最夸张的一个案例是,一对想在一线城市买房的普通夫妻,在提空公积金余额、拿出全部积蓄、问父母要钱后,又向11个朋友、6个同事、5个亲戚借款,还剩近40万的缺口……最终,他们向两家银行高息贷款,凑足了150万首付和中介费。

尽管两代人在买房上达成了共识,但对于如何用好首付的杠杆,仍存在一些分歧。我们发现,有一对愿意付钱、不希望子女太过辛苦的爸妈,年轻人买房时贷款比例会相应变少。虽然部分年轻人知道首房首贷的珍贵性,但架不住爸妈的“愿意多给”。

买房路径2:身在一线,买在二线

但即便掏空N个钱包,想要在一线城市购房,仍不容易。除了房价高企,购房门槛也让人望尘莫及——“一线城市户口拿不到,5年社保等不起”。

异地购房,成了曲线救国的普遍路径。而究竟选择哪座城市购房,则取决于年轻人对房子用途的理解。

有人在现居城市周边地区购房,用于自住,工作日两地通勤。有人选择“留条退路、多种选择”,前往老家置业或投资新一线城市。比如豆瓣网友Kervin,“身在一线城市,老家甘肃,买在成都”。

而拥有一线城市房票的一些年轻人,选择异地购房的考量更为复杂。

比如一位网友,尽管在深圳工作且拥有该市户口,但在评估了自身经济状况,并认真比较了深圳、东莞和惠州三地的购房政策后,最终在惠州买了房。

根据他的下图中列出的各项条件,选择惠州,既可以满足他及时上车、优化资产配置的目的,也可以为他保留未来在深圳购房首套首贷的资格。

房子买完之后的百感交集

买房的曲折,与“家”的美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整合了45个帖子中对家的具体描述,里面写满了满足。

然而,对家的幻想不是全部。

在感恩与不后悔之外,还有买完房后的不适应。经济压力是实在的,而对于一些期待通过购房实现财富增长的人,房价一旦下跌,就会开始患得患失。

但无论如何,还是有人在努力上车。在我们收集的795个买房故事中,有508位年轻人已如愿以偿,剩下的人仍在准备中。

对于这些集中在24岁到35岁的年轻人来说,在而立之年前后选择购房,是一个立得住的选择。当越多的人生意义与房子捆绑在一起,越少有人能洒脱地对买房说不。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zonghexinwen/2021/0416/1681.html



上一篇:王一博:中国电影报道《冰雨火》,青年偶像传
下一篇:16-24岁年轻人调查失业率为何上升?国家统计局答

青年与社会投稿 | 青年与社会编辑部| 青年与社会版面费 | 青年与社会论文发表 | 青年与社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青年与社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